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机制研究
非公有制经济(以下简称非公经济)是指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三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一部分股份制企业等。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非公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要求和迫切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抓好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为非公经济组织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是各级党组织新的历史任务和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一、抓好新形势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抓好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不再作为对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主体,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从产权上讲,政府和企业没有了“关系”或者小有“关系”,但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党的领导是通过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这样一个整体来实现的,基层组织是基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行动指南,党要成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就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中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其次,抓好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是企业制度多元化改革发展的需要。一是准确定位党建工作能有效地保证非公企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党组织对于企业决策的参与程度要把握好尺度;二是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开展的活动,对企业的改革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三是党组织发挥其特有的优势,通过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能教育引导企业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维护稳定,共创和谐。
二、当前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强调物质利益,容易引起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这给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困难。近年来,党在非公经济领域的工作覆盖面及影响力的逐渐扩大,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取得不断突破,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企业党建工作不能摆正位置。一些企业在组建过程中没有同步考虑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待遇,导致党组织的地位弱化。有些企业的党组织成了“在野党”,个别企业凡事都由法人代表说了算,有行政代替党的现象,党组织成了附庸。党政关系不协调,在部分企业中,有些书记和董事长、总经理(或有两职兼任)站在各自的位置和角度上,把政治核心作用等同于一元化,变参与为干预;或以“ 中心”排斥“核心”,试图把党组织的工作范围限定在党内事务,行政工作很难过问,有的非公企业老板对党组织活动不支持,党建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二)企业党组织不能正常参与决策。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但是在企业内部,董事会、党委会(或支部会)同经理层各自工作职责、相互关系和工作制度还不规范、不健全,或者有制度没有实践,不能保证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二是董事长或总经理自我定位有偏差,不能很好的为党组织参与决策提供条件;三是党组织过多怕“越位”,放弃参与决策的权力;四是党组织自身参与的能力和水平不够,参与不到“点子上”。
(三)企业党组织不能实行有效监督。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党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同企业利益、效益密切相连,很多情况下都要求在维护本企业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去开展保证、监督工作,因而有时很难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国家利益与企业集体利益的各种矛盾。另外,被监督对象主要是企业处于中心位置的行政领导,实施监督工作客观上存在很大难度。
(四)党建工作的定位内容方式问题多多。党建工作的底气不够足。认为非公经济党组织设置多余;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党是政治组织,两者无法兼容,非公经济设置党组织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国际惯例;有的非公经济党组织开展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保证。党建工作的系统性不够全。有的企业党组织的活动过于单一化、简单化,等同于一般的群众活动,活动无系统性,做一些突击义务劳动,搞些参观游览活动,视之为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浮在表面做文章,没有抓住党建工作的核心和要点。党建工作的内容不够实。认为企业党组织的任务就是管好党员,没必要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参与企业决策。一些企业运行机制封闭,使党的工作难以与生产经营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党建工作的方式不够新。多数企业党建工作照搬照套上级领导意图,没有创造性,抱定“传统不能丢”,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手段上因循守旧,缺乏新意,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要求。政工队伍的力量不够强。政工人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素质较差,政工岗位人员调整、变动频繁,政工队伍得不到保证。
三、剖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探索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机制
(一)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1、认识的不适应。概括的讲,就是缺乏三种意识。一是缺乏“变”的意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不仅带来企业组织形式、财产组织形式的大调整,而且也将带来劳动成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大变化。“变”则“活”,“守”则“僵”。但是多数企业还是缺乏“变”的意识。二是缺乏“占领”意识。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组织,如果党组织不去“占领”,那么我们的党就少了执政基础,就会动摇执政地位,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是一些企业确实在认识上存在被动思想,党组织不是主动去“占领”自己的阵地,以致党建工作滞后。三是缺乏“独立”意识。党建工作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这并不否定党组织自身的独立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都要求强有力的党的领导。党建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并列的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是“生命线”和“生命体”的关系。如果党组织缺乏“独立”意识,那么就自然会成为行政的附庸或者陷入“以政代党”的泥沼。
2、方法的不适应。党组织的工作方法与快节奏、追求高效的生产经营方式不相适应。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对不准焦点,抓不住难点。表面形式的多,深刻实效的少;中间监督的多,源头参与的少;空泛说教的多,潜移默化的少;单向灌输的多,双向交流的少,如此种种的方式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
3、队伍的不适应。政工队伍的素质与“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基本要求相差甚远,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极不适应。一些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结构单一,真正懂得经济工作,善于经营管理的党务干部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探索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机制
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这应成为指导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总方针。
当前,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路应当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到企业党的建设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使企业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壮大高度统一。发挥党组织在企业职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工作中必须在认识上、观念上有所突破,在工作模式、方法上有所转变。1、准确定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这种政治核心地位应是: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支持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班子依法行使职权,保证企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领导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这种政治核心地位的重点要体现在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政治核心地位的定位同时要得到法律条文的首肯和保证。2、党组织如何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应是一种组织行为,要把握的一条原则是:党组织对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加以方针政策引导,而不是代替董事会、厂长(经理)直接决定问题。在参与的程序和方式上要力求做到“三个为主”,即全程参与为主,组织参与为主,直接参与为主。3、正确理解“虚”和“实”的辨证关系。党建工作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相比较,是“虚”的,但是它的每一项具体工作,具体活动都是“实”的;党建工作处在运筹、决策、运作阶段的表现形式是“虚”的,但是它的效应、效果是“实”的。4、实现“五个转变”。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上,要以集中活动为主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灵活为主转变。活动时间上,从以脱产活动为主向脱产与业余相结合,以业余为主转变。活动内容上,要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着眼于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综合素质。党建工作管理上,由临时安排向制度化、规范化转变。考核标准上,着眼于提高实效,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
四、构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新机制,切实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企业党建工作要具有活力、生命力和创造力,要具有时代特征,地区特色,企业特点,必须顺应时代进步潮流,不断地吸取一切科学的新方法和新思想,创造性地改进和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一)夯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础
1、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在组建的同时,要同步考虑组建和改建党组织,同步配备党务干部,同步部署党建工作。企业要按照党章规定,对凡符合条件的都应建立党组织。注意要量上扩张。通过单独、联合、挂靠等组建方式,提高组建率。针对一些地区非公经济组织迅速集聚的趋势,要建立相应的机构,配备党务工作人员,加强宣传和引导。注意面上覆盖。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先把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建立起来,要多渠道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开展党建指导工作,为建立党组织做好准备。注意点上突破。要培植各类非公企业党建典型,要下决心,重点把那些规模大、影响大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建立健全起来,做到组建一个,带动一批,提高党组织的组建率。
2、选优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选好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是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关键之处。把好选配关。要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群众威信高、懂业务、有组织领导能力和务实创新精神,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选配进来,上级党委要对企业党组织书记人选的政治素质、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党务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和考察,确保能力和素质。维护和保障党组织书记在企业中的合法权益。企业不能随意解聘党组织书记,解聘企业党组织书记,要征得上级党委同意。要维护和保障党组织书记在企业中的合法权益和地位,稳定企业党组织书记队伍。
3、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建好非公企业党员队伍是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要注重发展,壮大队伍。要重点在生产经营骨干、科技骨干和关键岗位上的一线优秀职工中发展党员。特别要注重对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高层次管理人员的培养发展工作,提高决策管理层中的党员比例。要慎重地做好在非公企业主、股东等新社会阶层中的发展党员工作。要帮助新党员真正从思想上入党,确保党员的先进性。要教育培养,提高素质。在坚持抓好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要拓宽教育培训内容,加强经济理论、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改善党员的知识结构,使广大党员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科技攻关中的骨干分子。要严格管理,保持纯洁性。要加强监督,全面掌握党员党性情况。要通过民主评议党员,调查核实等方法,对那些经不起考验、缺乏宗旨信仰,不起先锋模范作用和不遵守党纪国法的党员,按照党纪党规严肃处理,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二)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1、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化建设。基层组织只有通过规范化建设,才能确保党建工作整体提高。规范一靠制度,二靠机制,三靠管理。非公经济组织要探索和建立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机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和民主生活的制度,不断提高依靠科学制度和良好机制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工作。各类企业要着力健全党组织的工作规范,力求通过组织规范、阵地规范、制度规范来推动企业党建工作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逐步探索把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纳入企业业绩考核的方法,来加强企业党组织管理。
2、强化党内民主化建设。要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正常换届工作,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党组织负责人的产生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经过民主选举,尊重党员的选举意志。坚决改变非公企业党组织从不换届或换届工作不正常的现象,以更好地凝聚党员的集体力量和智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外,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做到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大问题党内先讨论,从而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
(三)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坚持始终为群众服务宗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深入到职工中去,倾听职工的呼声,了解职工的疾苦,尽力为职工排忧解难。在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有理、有利、有节地做好出资者、经营者的工作。在职工的根本利益受到侵犯时,党组织要敢于站出来为职工做主,努力把职工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领导工会组织,大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业主与职工之间沟通,协调职工与职工之间矛盾,特别是要做好劳资矛盾的化解和协调,既要教育企业经营者守法经营,以人为本,在稳定中求发展,又要教育职工顾全大局,消除顾虑,依法维权,杜绝过激行为,为企业创造和谐的内部人际环境。(民进徐州市委)
一、抓好新形势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抓好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不再作为对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主体,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从产权上讲,政府和企业没有了“关系”或者小有“关系”,但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党的领导是通过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这样一个整体来实现的,基层组织是基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行动指南,党要成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就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中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其次,抓好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是企业制度多元化改革发展的需要。一是准确定位党建工作能有效地保证非公企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党组织对于企业决策的参与程度要把握好尺度;二是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开展的活动,对企业的改革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三是党组织发挥其特有的优势,通过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能教育引导企业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维护稳定,共创和谐。
二、当前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强调物质利益,容易引起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这给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困难。近年来,党在非公经济领域的工作覆盖面及影响力的逐渐扩大,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取得不断突破,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企业党建工作不能摆正位置。一些企业在组建过程中没有同步考虑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待遇,导致党组织的地位弱化。有些企业的党组织成了“在野党”,个别企业凡事都由法人代表说了算,有行政代替党的现象,党组织成了附庸。党政关系不协调,在部分企业中,有些书记和董事长、总经理(或有两职兼任)站在各自的位置和角度上,把政治核心作用等同于一元化,变参与为干预;或以“ 中心”排斥“核心”,试图把党组织的工作范围限定在党内事务,行政工作很难过问,有的非公企业老板对党组织活动不支持,党建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二)企业党组织不能正常参与决策。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但是在企业内部,董事会、党委会(或支部会)同经理层各自工作职责、相互关系和工作制度还不规范、不健全,或者有制度没有实践,不能保证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二是董事长或总经理自我定位有偏差,不能很好的为党组织参与决策提供条件;三是党组织过多怕“越位”,放弃参与决策的权力;四是党组织自身参与的能力和水平不够,参与不到“点子上”。
(三)企业党组织不能实行有效监督。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党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同企业利益、效益密切相连,很多情况下都要求在维护本企业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去开展保证、监督工作,因而有时很难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国家利益与企业集体利益的各种矛盾。另外,被监督对象主要是企业处于中心位置的行政领导,实施监督工作客观上存在很大难度。
(四)党建工作的定位内容方式问题多多。党建工作的底气不够足。认为非公经济党组织设置多余;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党是政治组织,两者无法兼容,非公经济设置党组织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国际惯例;有的非公经济党组织开展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保证。党建工作的系统性不够全。有的企业党组织的活动过于单一化、简单化,等同于一般的群众活动,活动无系统性,做一些突击义务劳动,搞些参观游览活动,视之为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浮在表面做文章,没有抓住党建工作的核心和要点。党建工作的内容不够实。认为企业党组织的任务就是管好党员,没必要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参与企业决策。一些企业运行机制封闭,使党的工作难以与生产经营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党建工作的方式不够新。多数企业党建工作照搬照套上级领导意图,没有创造性,抱定“传统不能丢”,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手段上因循守旧,缺乏新意,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要求。政工队伍的力量不够强。政工人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素质较差,政工岗位人员调整、变动频繁,政工队伍得不到保证。
三、剖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探索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机制
(一)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1、认识的不适应。概括的讲,就是缺乏三种意识。一是缺乏“变”的意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不仅带来企业组织形式、财产组织形式的大调整,而且也将带来劳动成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大变化。“变”则“活”,“守”则“僵”。但是多数企业还是缺乏“变”的意识。二是缺乏“占领”意识。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组织,如果党组织不去“占领”,那么我们的党就少了执政基础,就会动摇执政地位,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是一些企业确实在认识上存在被动思想,党组织不是主动去“占领”自己的阵地,以致党建工作滞后。三是缺乏“独立”意识。党建工作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这并不否定党组织自身的独立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都要求强有力的党的领导。党建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并列的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是“生命线”和“生命体”的关系。如果党组织缺乏“独立”意识,那么就自然会成为行政的附庸或者陷入“以政代党”的泥沼。
2、方法的不适应。党组织的工作方法与快节奏、追求高效的生产经营方式不相适应。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对不准焦点,抓不住难点。表面形式的多,深刻实效的少;中间监督的多,源头参与的少;空泛说教的多,潜移默化的少;单向灌输的多,双向交流的少,如此种种的方式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
3、队伍的不适应。政工队伍的素质与“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基本要求相差甚远,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极不适应。一些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结构单一,真正懂得经济工作,善于经营管理的党务干部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探索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机制
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这应成为指导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总方针。
当前,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路应当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到企业党的建设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使企业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壮大高度统一。发挥党组织在企业职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工作中必须在认识上、观念上有所突破,在工作模式、方法上有所转变。1、准确定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这种政治核心地位应是: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支持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班子依法行使职权,保证企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领导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这种政治核心地位的重点要体现在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政治核心地位的定位同时要得到法律条文的首肯和保证。2、党组织如何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应是一种组织行为,要把握的一条原则是:党组织对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加以方针政策引导,而不是代替董事会、厂长(经理)直接决定问题。在参与的程序和方式上要力求做到“三个为主”,即全程参与为主,组织参与为主,直接参与为主。3、正确理解“虚”和“实”的辨证关系。党建工作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相比较,是“虚”的,但是它的每一项具体工作,具体活动都是“实”的;党建工作处在运筹、决策、运作阶段的表现形式是“虚”的,但是它的效应、效果是“实”的。4、实现“五个转变”。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上,要以集中活动为主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灵活为主转变。活动时间上,从以脱产活动为主向脱产与业余相结合,以业余为主转变。活动内容上,要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着眼于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综合素质。党建工作管理上,由临时安排向制度化、规范化转变。考核标准上,着眼于提高实效,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
四、构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新机制,切实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企业党建工作要具有活力、生命力和创造力,要具有时代特征,地区特色,企业特点,必须顺应时代进步潮流,不断地吸取一切科学的新方法和新思想,创造性地改进和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一)夯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础
1、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在组建的同时,要同步考虑组建和改建党组织,同步配备党务干部,同步部署党建工作。企业要按照党章规定,对凡符合条件的都应建立党组织。注意要量上扩张。通过单独、联合、挂靠等组建方式,提高组建率。针对一些地区非公经济组织迅速集聚的趋势,要建立相应的机构,配备党务工作人员,加强宣传和引导。注意面上覆盖。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先把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建立起来,要多渠道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开展党建指导工作,为建立党组织做好准备。注意点上突破。要培植各类非公企业党建典型,要下决心,重点把那些规模大、影响大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建立健全起来,做到组建一个,带动一批,提高党组织的组建率。
2、选优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选好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是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关键之处。把好选配关。要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群众威信高、懂业务、有组织领导能力和务实创新精神,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选配进来,上级党委要对企业党组织书记人选的政治素质、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党务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和考察,确保能力和素质。维护和保障党组织书记在企业中的合法权益。企业不能随意解聘党组织书记,解聘企业党组织书记,要征得上级党委同意。要维护和保障党组织书记在企业中的合法权益和地位,稳定企业党组织书记队伍。
3、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建好非公企业党员队伍是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要注重发展,壮大队伍。要重点在生产经营骨干、科技骨干和关键岗位上的一线优秀职工中发展党员。特别要注重对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高层次管理人员的培养发展工作,提高决策管理层中的党员比例。要慎重地做好在非公企业主、股东等新社会阶层中的发展党员工作。要帮助新党员真正从思想上入党,确保党员的先进性。要教育培养,提高素质。在坚持抓好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要拓宽教育培训内容,加强经济理论、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改善党员的知识结构,使广大党员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科技攻关中的骨干分子。要严格管理,保持纯洁性。要加强监督,全面掌握党员党性情况。要通过民主评议党员,调查核实等方法,对那些经不起考验、缺乏宗旨信仰,不起先锋模范作用和不遵守党纪国法的党员,按照党纪党规严肃处理,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二)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1、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化建设。基层组织只有通过规范化建设,才能确保党建工作整体提高。规范一靠制度,二靠机制,三靠管理。非公经济组织要探索和建立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机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和民主生活的制度,不断提高依靠科学制度和良好机制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工作。各类企业要着力健全党组织的工作规范,力求通过组织规范、阵地规范、制度规范来推动企业党建工作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逐步探索把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纳入企业业绩考核的方法,来加强企业党组织管理。
2、强化党内民主化建设。要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正常换届工作,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党组织负责人的产生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经过民主选举,尊重党员的选举意志。坚决改变非公企业党组织从不换届或换届工作不正常的现象,以更好地凝聚党员的集体力量和智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外,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做到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大问题党内先讨论,从而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
(三)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坚持始终为群众服务宗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深入到职工中去,倾听职工的呼声,了解职工的疾苦,尽力为职工排忧解难。在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有理、有利、有节地做好出资者、经营者的工作。在职工的根本利益受到侵犯时,党组织要敢于站出来为职工做主,努力把职工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领导工会组织,大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业主与职工之间沟通,协调职工与职工之间矛盾,特别是要做好劳资矛盾的化解和协调,既要教育企业经营者守法经营,以人为本,在稳定中求发展,又要教育职工顾全大局,消除顾虑,依法维权,杜绝过激行为,为企业创造和谐的内部人际环境。(民进徐州市委)
- 发表于:2012/6/5 被阅:3007次
申明:此文章源于,若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