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以人为本 大胆探索 开拓创新
解放思想 以人为本 大胆探索 开拓创新
民进徐州师范大学支部
民进徐州师范大学支部成立于1987年,是徐州师大三大民主党派中建立最晚的支部(民盟、九三均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也是当时力量最弱小的党派。因此,加快组织发展、尽快在学校统战工作中取得与兄弟党派并列的地位,成为支部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认为,要尽快赶超兄弟党派,在组织发展上必须解放思想、以人为本、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经过近2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民进支部成员从最初的8人增长到现在的41人,在自身素质和参政议政方面毫不逊色于人,成为学校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民主党派。同时也是徐州民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参政议政能力最强的基层支部。回顾近20年的组织发展工作历程,我们着重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
一、坚持“以德为先”的政治标准
组织发展必须坚持政治标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政治标准若仅仅限于空头口号,则无实际意义,因为这种标准是我国大学中任何一名教职员工都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民主党派不是群众团体,也不等同于普通百姓,因此对其成员素质应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德,所谓“德”,即个人品德、个人修养,是个人素质中最基本的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民主党派不是执政党,刚性约束较少,因此民主党派的形象、民主党派的工作、民主党派内部的关系,更多是由党派成员的品德修养、个人魅力来维系的,所以,“德”的作用更加重要。有德,才能识大体、顾大局、讲原则,才能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德,才能关系融洽、心情舒畅,才能营造出团结和谐的氛围,才能齐心协力、形成合力。有德,才能在重大问题、关键时刻认识一致、形成共识,才能步调一致。有德,才有高素质的成员,才有高素质的支部。多年来我们在组织发展工作上,一直坚持“以德为先”的原则,个人品德若有瑕疵,或有谋取私利之嫌,不论其它条件再好,最终都是一票否决。支部自88年成立至今已历5届,支委成员多次更换,但“以德为先”的原则作为政治交接的重要内容,却是届届相传,发扬光大,“以德为先”成为民进师大支部的光荣传统和鲜明特色。
“以德为先”的特色,确保了支部成员的基本素质,从而也确保了支部的整体素质,这对20年来支部的健康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支部内部从未出现任何问题和失误。在历次支部换届选举,历届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安排,支部成员进入上一级领导岗位的推举这些关乎个人名利的敏感问题上,大家都能讲大局、讲团结,发扬风格,正确对待。都能做到意见统一,顺利通过。20年来,支部始终能够团结一致,没有“内耗”,从未出现过矛盾,从未出现过不团结事件。坚持“以德为先”,为支部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支部建立初期,我们坚持“以德为先”,在学校被人称为“老实党”。从正面解释,“老实”为朴实、实在,而言外之意则是无能。但我们并未因之动摇。而现在,支部则以团结和谐、成员素质高转而为兄弟党派尊重和羡慕。
二、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探索
支部谋发展,既要坚持原则、发扬传统,更要破除陈旧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我们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重视发展年青人
我们在组织发展上常说要重点发展代表性人士,在高校的重点则是学术带头人和知名教授。但在现实中,这种机会极少极少,这一愿望几乎等同于“天上掉馅饼”。因为学术带头人的成长一般都需十多年时间,在他们功成名就时,大多都有了政治归属,哪有这么多现成的学术带头人等着我们去发展?民进事业需要的学术带头人,要靠自己培养,因此必须重视发展年青人,重点吸收那些虽然还未出名,但却有发展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年青人。支部的希望和未来在年青人身上。
但在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上,传统思维观念认为,年青人政治上不成熟,民主党派不宜发展年青人。特别是8 9年政治风波之后,有关主管部门甚至提出民主党派应在4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展。我们认为这一提法不妥,首先它不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孙策、周瑜、郭嘉,建功立业时都是二十多岁的年青人;中国近代史上的志士仁人也多在年青时代崭露头角,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不到30,刘胡兰牺牲时才十六岁。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公民年满18岁就可以加入共产党。民主党派却要限制在45岁,实在没有道理。其次,这一提法极大地削弱了民主党派,不符合中共关于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十六字方针”),不利于统一战线的大局。从长远和大局看,我们重视发展年青人的思路没有错。
20年来,支部始终坚持这一思路,化解压力和阻力,争取有关方面的理解和赞同。对于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青人,只要看准了,就抓住不放,千方百计做工作,直至达到目的。支部1992年之后发展的新会员,全部为30岁左右的年青人,这为支部的持续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后劲。
支部重视年青人发展,更重视年青人的培养,为年青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当年的年青人如同幼小的树苗,在民进支部这片沃土上,迅速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民进的栋梁之材。支部发展的16名博士成员中,取得学位时15人为年青人,其中有11人读博前入会,3人为读博期间发展,仅1人为获博士学位后入会(29岁)。现在支部的骨干力量,全部是从年青会员培养起来的,进入新世纪以来,支部7名支委,全部是年青时代入会的会员。支部主委孙红旗同志还于2006年被推选为民进徐州市委主委,另有2名支委被选为市委委员。还有一名不到30岁的年青会员被组织推荐,担任徐州市环保局副局长。这是徐州师范大学各民主党派在政府中担任实职的唯一成员。也是徐州师范大学通过组织程序选调进入地方政府、出任局级官员的第一人。
2、敢于发展“有争议”的人
在高校中常有一些人因性格耿直、卓然独行、见解独特而受误解、非议乃至不公正待遇。他们之所以成为“有争议”的人,系因其优点和缺点都比常人突出。这类人能否发展?支部老主委(支部创始人)黄志强教授认为:有独特见解才能有学术创新,才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而他们被人争议,多因性格因素,而非道德品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用人应当扬长避短。至于他们的缺点,黄主委总是反复强调:“民进也是教育人的地方”,民进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和克服缺点。
就这样,支部顶住压力,发展了一批“有争议”人物,他们在民进大家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创新思维得到鼓励,因而能够健康成长,最终脱颖而出。支部的骨干成员,大多都有这样的经历。如年青助教小郑,因坚持教学规范曾与某领导发生口角,进行发展考察时,便有“不服从领导”之议,而黄志强主委亦以“民进也是教育人的地方”告之。小郑加入民进后,赴南大硕博连读,又做博士后研究,学术成果显著,现任学校生物制药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省“三三三”工程人才。文学专业的小杨,好危言高论,被称为“狂妄自大”,时任学校科研处长的黄主委慧眼识人,力排众议,现在小杨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比较文学专家。教育专业的小毕,关于乡村教育的专著曾于03年获省优秀社科二等奖,早在90年代就提出加入民进的请求,然而受一篇投寄海外的学术论文的影响,而被长期搁置。但小毕对民进的追求矢志不移,10年后,在其博士毕业之际再次提出入会申请,支部先后多次找到学校党委和统战部协商,学校领导终于弄清事实真相和性质,统战部长主动陪同支部主委,登门探望小毕,传达学校同意其加入民进的结论。
三、组织发展与发挥参政议政职能相结合
徐州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支部成立之初,成员中历史和地理两专业力量较强,因此历史文化成为支部参政议政的主要领域,在弘扬和建设徐州两汉文化方面,支部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但因缺少经济学专业成员,面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却拿不出有份量的建议和提案。整个徐州民进也都面临这样的尴尬。
从世纪之交,我们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这一状况,把吸收经济专业人士列为组织发展工作的重点。经过近十年努力,在支部内部已初步形成一支由年青学者组成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经济学专业团队,现有博士4名、硕士2名;他们的专业方向: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3人,国际贸易2人,经济管理专业1人。
这支团队的形成,使我们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有了发言权,民进开始在徐州市乃至江苏省的经济工作中发挥作用、产生影响。近年来,团队中有4人参加了徐州市“十一五”总体规划的制订,仇方道博士还担任了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项目的主要执笔人,并在有40多家单位参加竞争的省政府东陇海开发研究项目中一举夺标。为了进一步提升在经济领域参政议政的能力,支部和市委有意加大培养力度,在06年支部和市委换届时,增选仇方道同志为支部委员和市委委员。这支经济学团队的建设,不仅是支部发展工作的重大突破,也将从根本上改变徐州民进参政议政的格局。
四、严格坚持发展程序
为了保证发展质量,支部严格坚持发展程序。对于符合条件的发展对象,在其提出入会请求后,我们首先约见谈话,介绍民进的历史、现状、性质、任务、章程及相关统战政策,赠送《民主》杂志及会内刊物,并适时邀请他们参加一些支部和市委会组织的活动,以使他们对民进组织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待其再次提出入会申请,说明其入会愿望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是成熟的、理性的,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我们便启动全面考察程序。由于支部力量和手段有限,我们通常都要征求发展对象所在单位党总支的意见。对于我们不太熟悉的发展对象,我们则更多地依靠学校统战部和中共基层党总支,请求他们帮助,联合进行考察。有时发展对象也被所在单位党总支列入发展计划,我们就请求学校党委支持,由学校统战部出面协调,妥善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经过近2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支部成员从最初的8人增长到现在的在册会员41人。现有教授10名,副教授19名,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为71%。先后有博士16名,硕士8名,研究生比例将近60%。支部成员担任的校内职务,有校科研处长、研究生处副处长。校外职务先后有:省政协常委兼徐州市政协副主席1名,省人大代表1名,市政协常委3名,市政协委员7名。上级民进组织职务先后有:省委常委2名,市委主委2名,市委副主委2名,市委委员2名。支部在自身建设和参政议政方面成就突出,成为学校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民主党派。同时也是徐州民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参政议政能力最强的基层支部。支部20年的跨越式发展,得到学校党委的肯定和兄弟党派的赞许,在支部2007年元旦晚会上,学校党委朱淮沂书记高度评价民进支部的工作,他十分兴奋地说:“现在各单位都在进行年终考评,如果民主党派也参加学校考评,民进支部的成绩一定是优秀!”
- 发表于:2007/12/17 被阅:2853次
申明:此文章源于,若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